
“以前觉得垃圾投放点又脏又臭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,现在小区里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区域像个小花园,散步时还能学习分类知识。”
南沙街道云山诗意小区居民黄先生的直观感受,勾勒出南沙区“十四五”以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核心突破——以场景融合创新为抓手,通过场景改造、智造与再造,打破生活垃圾分类与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场景的壁垒,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,生活垃圾分类从“全域覆盖”走向“全链提升”,从“社会参与”走向“习惯养成”。
截至2025年9月,全区128个行政村(含1个城中村)、40个社区,145个物业居住小区、35个无物业管理片区,约2200个三类单位均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,打造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823个,其中定时投放点301个、误时投放点522个。同年,南沙区资源化利用率87.53%、生活垃圾控制率10.63%、厨余垃圾分类率19.93%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%。

南方日报版面图

场景改造
擦亮投放分类环境底色
生活垃圾分类的久久为功,关键在于让设施融入日常,让分类成为习惯,让文明深入人心,而场景改造正是打通“最后一米”的关键一步。
曾被视为“邻避”设施的垃圾分类投放点,在南沙正经历一场由功能到美学、化场景为风景的变革。
走进云山诗意小区,大门、党群服务中心、花园、游泳池、地下车库等人流密集区域,带有垃圾分类元素的绿植微景观、彩绘井盖、宣传标语和画板,与社区绿化景观浑然一体。2个星级投放点以张贴“小分宝”贴画、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,潜移默化地增强居民自觉分类的意识。
近年来,南沙始终坚持以人性化、便民化、智能化、安全化为宗旨,以“环境友好、投放友好、作业友好”为目标导向,建成221个箱房式投放点,创建190个广州市星级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,标志着南沙垃圾分类工作从“全覆盖”迈向“高品质”。2025年10月,制定并印发《南沙区新建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固定式投放点设置工作指引》,为投放点焕新升级锚定方向。
宏观层面,打造73条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(样板)村、典型村。以榄核镇子沙村为例,该村通过设置垃圾分类宣传小品、绘制垃圾分类长廊、升级分类环保驿站、建设四色分类主题公园,打造特色宣教路线,让垃圾分类知识既能被看见,又能被学到。
南沙湾、庆盛枢纽、南沙枢纽分别打造“资源循环利用”“环保低碳”“绿色低碳”三类示范区。“打造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——南沙区高质量打造城乡统筹的垃圾治理‘南沙样本’”入选2024年广州高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经典案例。

场景智造
筑牢全链技术治理根基
从产业园到公园,从社区到村居,通过“功能复合+美学设计”场景融合创新越来越可见。
另一方面,南沙通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,激活参与热情,以技术与“智造”筑牢垃圾分类全链运行根基。
“请正确投放垃圾!”一声清晰的语音,正提醒黄阁镇南方公元小区一名居民未做好垃圾分类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南沙区已建成“5G+云化AI”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智能监管系统,覆盖近200个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,实现主动快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置,显著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。
“垃圾分类投放智能化的目的是方便群众,让群众感受到科技智慧带来的生活新变化,增强居民自觉分类的意识。”黄阁镇城管办相关负责人说。
在收运过程中,南沙正开展重点区域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改造提升,资源集运中心建设稳步推进,环卫自动驾驶场景规模化应用接连落地。

场景再造
重塑垃圾治理空间逻辑
脏、乱、差,是人们对垃圾处理园区的普遍印象。但走进位于大岗镇的南沙循环经济产业园,窗明几净、明艳亮丽的墙体映入眼帘,错落有致的绿植花卉与潺潺流水,让人仿佛置身园林之中。
作为集发电、污水处理、科普教育等八个环保项目于一体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,南沙循环经济产业园通过“工业+生态+科普”的场景融合,实现了生态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经济效益“三丰收”:日均处理垃圾8400吨,通过垃圾焚烧等方式每年发电超7亿度,可满足30万户家庭用电。截至目前,累计接待超16万名游客,已成为社会各界打卡和学生研学的环保科技新地标。
“避之不及的末端”蝶变“主动探访的文旅打卡地”,园区场景的再造创新,颠覆了公众对垃圾处理的认知,为垃圾分类后端治理赢得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同。

南沙循环产业经济园。罗宇东 摄
■生动实践
小积分撬动大文明,厨余垃圾分类兑礼受热捧
滨海隽城小区、南沙湾东苑小区的厨余垃圾分类推广点前,居民们排起长队,手持分类好的厨余垃圾有序投放。站桶员检查分类无误后,对厨余垃圾称重,并在积分卡上盖章积分,兑换礼品的货架前更是人头攒动。
这一热闹的场景,正是当地以垃圾分类“小积分”,兑出环境保护“大文明”的生动缩影。
于居民而言,每一次正确的投放,都不再是微不足道的“小事”,而是为个人“绿色账户”充值的积极行动。兑换一包纸巾、一袋洗衣液,甚至一款智能手表、平板电脑时,环保行为瞬间拥有了“摸得着、尝得到”的甜头,参与热情被极大调动。
从“要我分类”到“我要分类”,积分兑礼这一精准激励措施,建立起“分类投放—兑换积分—领取奖励”的正向回馈机制,让厨余垃圾分类真正融入居民日常生活。
2025年下半年以来,南沙街道、港湾街道已在8个小区开展活动,广受好评。珠江街道在7个A类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开展“称重积分、兑换奖品”活动,吸引约2000人次参与,兑换奖品1656份,居民基本养成“家里分好类,定时拎下楼,定点精准投”的投放习惯。
南方日报记者 张翊伟十大正规实盘配资平台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